页面

2012年6月25日星期一

《赛德克巴莱》与藏族的生存环境

周末抽空看了电影《赛德克巴莱》,脑海中不断浮现的是《阿凡达》的一些场景,本来想写点什么,可惜文笔不好,所以到网上扒了一些文章,摘录部分,来反映我自己的感受。
如果还有人对最近族人接连不断的自焚举动不理解甚至谩骂的话,那么我不会和你争议,请你先静下心来看看《阿凡达》和《赛德克巴莱》吧!


Part1
我永远站在蛋的一边。这句话是村上在以色列演讲说的名言。大意是永远支持较弱的一方。
同理,看片时,我又习惯性的将日本人替换为汉族人,赛德克民族替换为藏族或维族。放到今天的背景环境,一切都那么可以理解。
曾在藏区旅行时,我就常在构想类似主题。如果我是成长于有独立语言、文化、历史、传统、信仰的藏族孩子,如今被异族统治,虽然给予我们物质上的支援。但他们不尊重我们的宗教、文化、历史,竟然还让我去学习他们的辉煌汉族历史、学习无神论的马克思思想......
我应该会义无反顾的参与各类恐怖袭击、抵抗运动吧!就像我永远无法想象我生活在日本人统治下的中国。(虽然我热爱日本文化,无任何仇日情节)
人类所有冲突的本质永远是文化冲突,从十字军东征,到今天阿拉伯的战争纷乱,貌似是因为石油,本质上还是西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格格不入。
富兰克林所言的“哪里有自由,哪里就是我的祖国”,活血只是一句梦想。
人类永远脱离不开根深蒂固的血缘、文化、历史的影响啊。
Part2
对台湾原住民属于哪个文化体系这学术问题,不同学者有不同意见,但台湾的主流观点多认为他们属于南岛民族,和太平洋诸岛的传承接近--这也成了陈水扁把台湾标签为「海洋国家」的重要理论基础。虽然北京把台湾原住民列为「高山族」,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但在台湾,原住民的地位更为特殊:在日治时代早期,台湾岛与大陆对望的西部被列为汉区、靠近海洋的东部被列为蕃区,俨然「一殖民地两制」;电影的赛德克族人从头到尾都在说自己的语言,有些会说日语,但没有一个族人说过一个汉字,自然也没有身为中华民族一分子的意识。近年台湾原住民自治运动兴起,主张根据民族自决原则,争取应有的自治地位,陈水扁加以笼络,于2002年代表台北政府签订了《原住民族与台湾政府新的伙伴关系条约》,第一条赫然是「承认台湾原住民之自然主权」。无论这个「自然主权」是如何演绎,都肯定超出了北京赋予任何少数民族的权限。既然北京视高山族为藏族、维吾尔族那样的少数民族,他们在台同胞的「自然主权」却被当地政府承认,那北京一旦统一对岸,会否继续承认这条约?若说承认,如何向其它少数民族交待?若说不承认,又岂非给绿营制造台湾本土文化被打压的借口?
更敏感的是《赛德克巴莱》的日本殖民政府虽然对原住民歧视,但也颇有政绩,而近年不少日本学者喜欢比较二战前的日本政权与崛起后的中国,容易令人想入非非。根据正史,日本在稳固台湾局势后,对原住民的政策由高压的「始政」改为倾向怀柔的「同化」,希望通过改善原住民生活,来合理化对当地天然资源的掠夺,并证明自己有能力和西方列强一样,对殖民地的「落后民族」施以「文明教化」。这是日本「大国崛起」后的重要一页,只是我们不常在教科书读到而已。雾社事件引起日本举国震惊,除了因为日本妇孺死伤惨重,更因为雾社原来是他们树立的样板:正如电影所说,日本在深山野岭的当地兴建铁路、医院、学校、宿舍,「希望把文明带给土著」,也刻意同化原住民精英为日本人。这些待遇不但优于台湾境内汉人,甚至比日本国内好些地方还要好,到头来,原住民却不领情,电影还反问「难道就要接受那些对我们好的日本人来永远管理」,反映日本少数民族政策出现严重失误。这样的背景,基本上就是日本学者对今日中国的批评:以为对少数民族地区兴建铁路、进行现代化工程、吸纳上层精英进入建制,就足以和谐局面,其实忽视了最根本问题,危机依然四伏。特别是那些同情西藏的评论员,会从电影产生不少联想。
不过从愤青角度,电影最大的「政治问题」还不是这些,而是对雾社事件的定性:根据蒋介石时代的国民政府,雾社事件自然是「山胞」反抗日本暴政的爱国起义,电影主角莫那鲁道死后还被他表扬,甚至被改名为「张老」,以淡化「赛德克Vs日本」的色彩。但《赛德克巴莱》明显不认同这传统史观,点名曾获邀参观日本的莫那鲁道深明起事必败、而且可能灭族,还是一往无前,完全不是为了爱(中)国,也不是为了改善族人生活,只是为了「血祭祖灵」。这说法似乎抽象,但其实有具体的意涵:日本人以「文明教化」为由,禁止原住民纹面等习俗,却无视根据赛德克信仰,只有建功立业才有资格纹面成为「真正的人」,那些英勇的灵魂才能经过「彩虹桥」进入祖先的猎场。因此,他们不能纹面、被逼放弃传统,无疑于基督教徒被剥夺死后到天堂的资格。既然电影把雾社事件重构为一场「宗教战争」,性质就和近年西藏、新疆骚乱策划者的说法相近,不用说,在内地自然又是死穴。
Part3
《赛德克.巴莱》的故事是日本殖民台湾时期的雾社事件,但其核心价值谈的是「甚么是真正的人」?人的尊严何在?当人们的尊严被侵犯时,在生与死的叉路上,这些人做了甚么选择?这有甚么难以理解的?让陆媒集体丧失理解能力并且行动一致的,唯有一个单位:控制媒体开关的中宣部。这种集体控制可以举例说明,远的不提,就说7月23日晚上8点多在中国浙江温州发生的高铁追尾事件,众所周知报纸收版是在半夜12点,第二天日本几大媒体都以头版头处理这条重大事故新闻,但是7月24日中国四大官办报纸的头版却一起噤声,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四家报纸头版头标题都是〈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衔仪式〉,用的还是同一张相片!死了这么多人民,却不受号称《人民日报》的报纸关心重视,死了这么多人民,还比不上几个上将的授阶仪式?
被这种「媒体」群殴谩骂,笔者必须为魏导祝贺;反之,若被这种极权喉舌「媒体」唱赞歌,那才是对魏导的羞辱。但我们还是要仔细看看这些中共喉舌如何谩骂《赛德克.巴莱》:第一、片中台湾原住民拿起武器反抗日本殖民统治,是「嗜杀」,不能成就一部史诗片;第二、尽管党媒不熟悉台湾原住民历史,还是要栽你一个「伪史诗」的帽子;第三、就算甚么实质批评都没有,就直接说你票房惨淡不受群众支持。
殊不知雾社事件载于正史,死亡人数上千,事件后日本帝国议会强烈质疑台湾总督的作法不当并将之撤换,这是有相片有人证物证的真历史;殊不知本片在台湾还没上映,预售票房就已经突破新台币四千万,连许多久不看电影的民众都说一定要进电影院接受心灵的洗礼!空口白话的诬蔑只能体现诬蔑者的无知与恐惧。是的,恐惧。莫那鲁道在天有灵,一定想象不到在他死后的八十年,他挺直脊椎骨做一个「真正的人」的勇气,不仅重新振奋了台湾原住民、感动了台湾的各族群、震撼了外国影评人的心灵,还让一个世界最大的极权政体恐惧了。不是莫那鲁道「嗜杀」,是中共恐惧如莫那鲁道这般的觉悟者。正如美国《独立宣言》的前言所称,人民有权推翻一个专制的政府!这是权利也是义务!
中共怕的正是《赛德克.巴莱》的片名,怕中国民众站起来做一个「真正的人」。所以光是片名就已经触动了中共的敏感神经。更往深的说,中共操弄汉族优越意识,惯常打压少数民众包括藏族与维吾尔族。正在此时,中共还在新疆进行杀戮,有哪一个党媒敢批其「嗜杀」呢?
做一个真正的人,这是权利也是义务!党媒这群被折断脊椎骨的所谓记者,自己蹲在地上还不准别人站起来。其实所有的谩骂都是为魏导施放的礼炮!《赛德克.巴莱》这部史诗片记录了昔日台湾原住民的勇气,也让今日迷失于都市丛林追逐名利的人们有机会停下脚步重新思索甚么是「真正的人」。这不仅是一部影片,《赛德克.巴莱》对台湾的影响现在还难以评估,但是在台湾重新注入一股阳刚之气已是明确的结果。这肯定也不是中共乐见的。

没有评论: